世界上第一个平民教育的传授人是孔子,直到今天孔子都是我们尊敬的圣人。纵观国内外的历史就会发现,尊师重道、崇尚文化成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需要老师的传承,有了老师这个职业,才有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桃李满天下”是对老师这个职业的赞美,同时也代表了社会中新一代的成长。
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自己的职业道德。它和世间其他职业一样,不是从事了就会具备基本的师德。有很多的老师,虽然在外是传道授业、神圣伟大的,但其实自身素质与自己的教师职业不相匹配。湖北的一位大学教授剽窃了自己学生的成果,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具体情况
一、自己的专利在申报的时候,却发现早已被申报
年孟同学在湖北科技学院毕业,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毕业时候的论文和毕业设计作为最后的毕业答辩,交给了学校。拿到毕业证后,顺利的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就职的企业是一家生物学方面的高新技术单位,属于专业对口的一种选择。
工作后,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孟同学想起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一款无创血糖仪,所以和单位汇报,单位同意为其申请专利。就在准备的过程中,孟同学发现自己的这个成果,早已被人申报过专利,并且申请了三项。
孟同学马上到申报专利的网站查询,发现申请专利所有人的一共四位。其中有两位自己很熟悉,分别是自己毕业院校的学院院长和副教授,而另外两位自己却不认识。经过多方的调查才发现,原来那两位不认识的是学院院长和副教授的亲戚,看到这样的结果孟同学感到很意外。毕业后短短的时间内,自己的成果就不属于自己了?
孟同学仔细回忆起临近毕业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学院的院长和副教授问起过他的这个成果。当时他们问的情况很详细,自己也一一解答的很详细。毕竟是自己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学校的老师这么感兴趣,当然要好好的介绍一下了,只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
孟同学的这个毕业设计的成果,是他人生的第一个成果,也是他这么多年刻苦学习的一种体现,非常的看重。所以越想越生气的他,就向学校的举报了这种剽窃行为。湖北科技学院很重视这个情况,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来处理此事。
二、学校的后续调查及处理情况
湖北科技学院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调查小组很快调查清楚。学院的院长和副教授剽窃学术成果的行为属实,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通报批评,两年内不能申报职称,三年内不能申报研究生导师,并且要求他们公开向孟同学道歉。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学院的院长不接受。她说,自己根本不是有意要剽窃孟同学的成果,在学校申请专利的时候,代理公司让她签字。她认为自己的签字是代表学院同意,所以才签了字,没想到最后自己竟然成了发明人。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还不得而知,但是学校坚持自己的处理意见。
三、事情曝光后,引起很大的反响
孟同学的遭遇曝光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很多人觉得学校的处理太轻了,老师的职业做这样的事非常的便利,如果都像他们这样将自己学生的成果,那学校哪还有学校的样子。应该让这两位老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至少也得开除公职。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激,但是老师利用职务之便,剽窃学生的成果,这样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对于学生取得的学术成果、论文以及成绩的保护,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一种责任。这种行为剽窃的行为和监守自盗没什么区别,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总结:
老师是教育孩子的,这种教育不光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有很多言谈举止方面的培养。这种将自己学生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的做法为人所不齿。作为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责任心,特别是大学的老师,不要靠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扎实做好自己的专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