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物理学会发布2018年物理学十大进 [复制链接]

1#

12月17日,美国物理学会(TheAmericanPhysicalSociety,APS)旗下Physics公布了今年的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进展(“HighlightsoftheYear”),回顾了年颇有代表性的科研故事,涵盖从开创性研究到诗人为量子物理写诗。其中,中国潘建伟团队的首次洲际量子通信项目同样入围。

(来源:APS/AlanStonebraker)

石墨烯:超导家族的新成员

年凝聚态物理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发现就是双层石墨烯的超导性。

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他们发现了两层相对扭曲的石墨烯具有超导性。他们观察到的超导性类似于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性,由此扭曲的石墨烯可作为研究超导性的代表性体系。研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发布该成果时,带来极大震动。该成果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研究人员试图解释这一非常规现象。其中,有一个猜想是扭曲石墨烯的超导性可能也具量子计算机所需要的拓扑性。

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与最重夸克的相互作用

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首次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但是简单探测并没有展示很多信息。

之后,研究重点就聚焦在探测希格斯玻色子具体如何表现。CERN开展了两个相关实验——CMS和ATLAS,探测到最重夸克与希格斯玻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性5σ水平(5σ意味着信号由本底噪声导致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三)。通过测试顶夸克和反顶夸克产生希格斯玻色子的频率,CMS和ATLAS实验确定了顶夸克与希格斯玻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此外,他们还报道了首次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底夸克。该衰变是希格斯玻色子最具可能性的命运,但这在经典实验中很难观察到。截至目前,所有的测试都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一致,不过存在不确定性。而随着实验不确定性的减少,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

暗物质领域的“动荡”

暗物质领域在年有很多“动荡”。WIMP(弱相互作用有质量粒子)是被最广泛讨论的暗物质候选者,但是近来其他候选者逐渐引起注意。其中,LIGO-Virgo联合探测到双黑洞合并产生引力波之后,原始黑洞得到了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