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0日下午为博士学术训练营最后一场讲座,终于盼来了训练营创始元老,被喻为旅游学界“黄埔军校”的“校长”保继刚教授压轴登场,讲授“现实问题与学术问题、代际传承与学科转型”,给训练营学员寄予“未来之志”。
一
“校长”驾到
五年前,保继刚教授与宋海岩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了“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学术训练营”,在训练营被喻为旅游学界黄埔军校之时,保继刚教授也被冠以“校长”之名。保“校长”现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旅游管理学科的首位长江学者,兼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担任旅游论坛特邀主编、地理科学副主编、旅游学刊副主编、人文地理副主编、TourismManagement编委、TourismGeographies顾问编委、ChinaTourismResearch中国区域编辑等。
在第五届学术训练营的结营讲座上,保继刚教授讲授了旅游研究的内功心法:以他多年来对中国旅游发展的观察与思考,用丰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讲授了如何从纷繁的现实中寻找到优秀的研究问题,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在保“校长”看来:“好的研究一定会得到更多人最后的认可”,留下真正的有学术贡献的研究,才是一名旅游学者的重要价值体现。
二
主持人:曾国军教授
结营讲座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曾国军教授主持。主持人开场即表达了对保教授的敬仰之情。他指出,保教授是第一位旅游管理研究领域的长江学者,为旅游管理学科在学界和社会赢得了声誉;他也是引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发展的功勋院长,如今中山大学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他还是一名支持学生的好老师、支持同事的好领导,不断鞭策、鼓励和支持旅游学者们共同发展。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从今天的讲座中收获满满!
曾国军教授主持
三
“校长”所思
1
从现实问题到学术问题
⑴引言
“一个尴尬的判断:我们走了很久,好像又常常回到原点。”
——保继刚
保继刚教授授课现场
为何尴尬?
曾有学者质疑SCI/SSCI是否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应该思考,学者们所发表的大量文章,“是否真的对人类认识世界有所贡献和突破”;而空喊口号没有研究贡献的文章又能否在《Nature》、《Science》这样的优秀期刊上发表。
为何回到原点?
中国学术界在经历重大历史转折和社会变化之后,逐渐走向规范化的研究道路。
而在我们走向学术正轨,学会探索未知,并用已有知识能够来预测未知世界时,却仍有“学者”试图以社会贡献代替学术贡献评价,仍有相当多的发表的学术论文没有学术贡献,这就是回到了原点。
最后一场讲座,依然座无虚席
⑵什么是好的研究?
保教授指出,旅游研究中常常缺乏提出研究问题和辨别好研究的能力。近年来国内旅游学科的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量”上的增加,而“质”的提升尚不尽人意,缺少诸如“authenticity”、“placeattachment”这样影响全世界的原创性理论或概念。而现阶段国内较高质量的旅游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借用西方的概念、理论、量表在中国做验证性研究。例如早期出现过的国外量表直接翻译、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检验、创造性毁灭模型的修正和完善。
第二,在西方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理论。但这种应用容易产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借用社会科学中的“原创”性理论,却缺乏对该理论背景和理论边界的认识,从而导致误用或误读。
第三,最好的研究是产生原创性的概念、理论。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度较大,例如制度性机会主义、旅游吸引物权、环城游憩带这些概念。
“学术新生代”正聚精会神
⑶为何优秀成果产出少?
主要原因:在于观念上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上的研究规范相对欠缺。中国学者在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探索世界,相对而言缺乏刨根问底的意识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例如,中国的后发优势在于可以模仿优秀的国外范本,这也会使我们面临缺乏创新和突破的劣势。我们可以在方法上模仿和学习,但是观念上很难改变传统文化基因中“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
其他原因:首先,以什么样的价值立场来做研究,“speakingtruthforpowerorspeakingtruthtopower”;其次,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素养,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再次,研究和规划的认识不分,研究就是发现,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挖掘,对人类未知事物的探索;规划是对未来的预测,旅游规划则是在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影响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旅游地发展进行未雨绸缪的安排,是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最后,区分研究问题与研究主题,研究主题(researchsubject/topic)是一个比研究问题更加宽泛的概念,涉及到某一类现象或问题,一个研究主题可能包含若干个可供选择开展的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则涵盖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即回答“what、where、when”、“why”、“how”的问题。
仔细笔记,思考自身问题
Tips:想报考保教授的研究生们,提出你们的研究问题比罗列参加过多少研究规划更有效哦~
2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代际转换
⑴研究缘起
保“校长”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