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885333.html列入重大民生实事加快示范点建设
长者食堂:晚年“吃”出幸福来
□记者 王佳声 杨淑栋 通讯员 刘雯雯 杨永杰 报道
本报淄博讯 5月14日,淄博市张店区体育场街道东苑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开业。11点,附近的居民陆陆续续来到食堂排队打饭,63岁的社区居民张宏和妻子王丽也在其中。张宏说:“从家走过来只需3分钟,8块钱就可以吃到三菜一汤,营养丰富又美味,省力又省钱,以后天天来吃!”
东苑社区长者食堂里,厨房窗明几净,配备有崭新的炉灶、电饭煲、消*柜等设施。就餐区域,桌椅干净,环境温馨舒适。考虑到老人的膳食结构,食堂在套餐搭配上费了不少心思,每顿饭都是三菜一汤,有大荤、小荤和素菜,还有养生汤和主食。据介绍,市场价15元钱的套餐,在这里只需要10元钱,60至79周岁的老人每餐享受2元补贴,8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享受3元补贴。
在桓台县唐山镇演马村,村民耿玉*正拎着饭盒往村幸福院里的长者食堂走去。“俺每天都来长者食堂给俺娘打饭,俺娘99岁了,每天都能吃上荤素搭配的饭菜,既健康又卫生,大家都很满意!”老耿笑着说。
演马村幸福院是由淄博家豪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专门为本村及周边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自去年6月运营以来,每天约有35名老年人到长者食堂就餐,还有志愿者为走路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得是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月11日,淄博市*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进长者食堂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截至2019年底,淄博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104万,占淄博市总人口的24%。近年来,淄博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淄博市民*局按照“一体化设计布局、一体化资源投放、一体化管理引导”的原则,围绕康养、医养、护养三大板块,进一步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去年,已有59处长者食堂投入运营。
今年,长者食堂建设被列入淄博市重大民生实事。淄博市民*局、淄博市财*局、淄博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长者食堂建设不断提高养老助餐服务水平的意见》,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长者食堂建设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满足城乡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加快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
淄博市加快长者食堂网络建设。今年,按照15分钟服务圈半径,加快长者食堂示范点建设,在城区按照“专业服务组织+长者食堂”“社区日间照料+长者食堂”“快餐店+长者食堂”的建设模式,加大长者食堂覆盖面;在条件成熟的农村依托农村幸福院设立长者食堂,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市场化的长者助餐服务体系。
淄博市对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普惠性补贴。淄博市60至79周岁的老人到长者食堂午餐,可以享受财*每餐2元补贴;80周岁以上,可享受每餐3元补贴。同时,对助餐服务机构实行运营贴补。对运营满一年、经评估合格的长者食堂,年度内午餐就餐老人达到4000人次的,补贴2万元;达到7000人次的,补贴3万元;达到10000人次及以上的,补贴4万元。对运营满一年、评估合格且年度午餐就餐老人不少于4000人次的长者助餐服务点,补贴6000元。
小食堂,大民生。长者食堂开到了老年人的“家门口”,更开到了老人们的“心坎上”。淄博市正通过加快长者食堂建设,不断提升长者助餐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让淄博的老人拥有更加幸福优质的晚年。
打好科技创新“底色”,激活新动能,山能淄矿集团——
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本报记者 王佳声 刘磊 本报通讯员 范振峰
近年来,山能淄矿集团坚持打好科技创新“底色”,激活新动能,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2020年,该集团通过科技创新,直接和间接创效近亿元。
搭建“孵化”平台
“仅去年,我们淄矿集团就新增省市级科技平台认定11个,其中省级平台3个,市级平台8个。”5月13日,在采访中,淄矿集团双创中心副主任王业超骄傲地告诉记者。
王业超认为,科研平台的申报不仅为企业研发工作搭建了创新阵地,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撑,而且通过科研立项还在*府相关部门“挂上号”,为企业获取*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了机会。以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参与实施的“千米深井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为例,其作为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就获得省级科技资助资金141万元。
在抓好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淄矿集团还积极对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狠抓省市级科研计划立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技术标准申报等工作。截至2020年底,淄矿集团已拥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两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七家。
“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最直接的创效点就是税收创效,这是实实在在的纯利润。”王业超介绍,2020年淄矿集团科研投入3.45亿元,抵减所得税1310万元。
助力“产业”创效
建成智能化充填工作面,人员由22人减少至6人,效率提升30%以上;建设“采选充”一体化充填开采系统,实现了智慧化生产方式……这是淄矿集团康格公司科技研发带来的变化。
据该公司总经理李秀山介绍,他们先后有20余项创新项目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创新奖;出版的3部专著填补了国内膏体充填顶板控制技术空白;18项重点课题的突破,为国内充填开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李秀山看来,科技研发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康格公司通过使用充填开采技术,不仅累计置换充填产能1400余万吨,保护耕地面积近1.2万亩,创造社会效益60余亿元,实现利润近8亿元,还解决了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淄矿集团正通煤业公司经过研究论证,及时将灾害难题转换成科研课题,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了《侏罗纪煤田顶板强突水砂岩含水层涌水机理及修复治理技术研究》项目。
“该项目成功实施后,每小时可实现矿井减水500立方米,每年可减少矿井排水费用1200万元。”淄矿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业献说,这也是全国首例煤层顶板水治理工程,将为煤炭行业矿井水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借鉴。
引领“时尚”潮流
过硬的科技研发成果在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同时,也引领企业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领航”者和标准制定者。
淄矿集团东华水泥有限公司研发的水泥“工业大脑”,生产实践证明创效效果良好。他们已经和阿里云签订联合推广水泥“工业大脑”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建材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迈出引领全行业智慧生产的重要一步。
除东华水泥外,康格公司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发布国家行业标准两件、山东省地方标准1件、企业标准3件;淄矿集团新升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拥有31项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制定5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
据了解,2020年以来,淄矿集团各单位共组织申报并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30项、申报并获受理实用新型专利403项,多数专利技术已现场应用,创新创效效果凸显。
说起科技引领“时尚”,不得不提该集团旗下的齐鲁云商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针对大宗贸易行业中信息不对称、行情获取难等痛点,研发了能源资讯头条“黑金板报”;针对淄矿集团企业*建工作数字化、智能化需求,研发了智慧*建平台、心理疏导平台;针对企业鼓励创新的需求,研发了创新管理平台。
不到一年时间,齐鲁云商的技术团队先后研发了云盾智控、黑金板报、贸易管家、智慧*建、防疫卫士等软件系统1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并成功获得了“双软企业”认证,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推进省市级研发平台提档升级,聚力攻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打造能源领域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淄矿集团*委书记、董事长*书翔说。
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兜”上来
淄博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
□记者 王佳声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在填报、统计民生热点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淄博大走访云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