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丁香科研报中科院方志友陈学冉团队 [复制链接]

1#
Theranostics:中科院方志友/陈学冉团队筛选并发现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关键小分子药物中医院医学病理部研究员方志友和副研究员陈学冉团队在胶质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筛选并发现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关键小分子药物。相关成果发表在Theranostics上,并被选为当期杂志的封面文章。目前,针对胶质瘤恶性生物表型探索其潜在的发病机理,寻找胶质瘤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潜在靶点,是神经肿瘤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及研究热点。在维护神经系统「稳态」中,ZDHHC17与MAP2K4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两者相遇时,将会获得「致癌」的活性。ZDHHC17与MAP2K4蛋白复合物,将持续性激活JNKs和p38信号传导和基因转录活性。最终,导致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医院研究人员分析了ZDHHC17与MA2K4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利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化合物库,筛选得到Genistein药物。该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ZDHHC17与MAP2K4的结合和JNKs、p38信号传递,还可以显著地阻断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等恶性行为的发展。该项工作,不仅揭示了胶质瘤发生的根源,还为治疗胶质瘤、预防肿瘤复发提供了新思路。原文检索:ActivationofJNKandp38MAPKMediatedbyZDHHC17DrivesGlioblastomaMultiformeDevelopmentandMalignantProgression

NucleicAcidsResearch:武大朱玉贤院士/周宇教授课题组发表锦葵科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宇教授和朱玉贤院士课题组在锦葵科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为植物学家开展锦葵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在线分析工具。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ucleicAcidsResearch。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锦葵科植物基因组的陆续解析,及相关转录调控等高通量数据的积累,研究者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整合基因组、表观修饰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层次数据的比较工具,对植物特异科属的特定生物学过程或基因家族的基因序列、结构、转录调控等进行比较分析。

周宇教授和朱玉贤院士、王坤副研究员合作,共同构建了首个锦葵科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网站-MaGenD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